2017年,我國再生橡膠產量達460萬噸,同比增長5%;膠粉產量達65萬噸,同比增長8.3%。我國再生膠產量占世界70%以上,已是全球最大的再生橡膠生產國。
對此,業內資深專家表示,再生膠行業已引起國家層面的關注。2017年7月8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財政部聯合發布《關于印發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行動計劃的通知》,明確了再生膠行業“全面推廣常壓連續脫硫生產工藝,徹底淘汰動態脫硫罐,采用綠色助劑替代煤焦油等有毒有害助劑”,為產業升級指明了綠色轉型之路。
但是,國內仍有企業在應用落后甚至淘汰的生產工藝?!澳壳靶袠I集中度較低,國內相關企業數量在1000家以上,而年產量在萬噸以上的企業不足100家,且大部分的再生膠企業采用已經淘汰的動態脫硫工藝?!睒I內資深專家指出,行業需要順應形勢,加快橡膠再生行業的技術升級。
業內資深專家向《中國汽車報》記者解釋說,被淘汰的傳統工藝——高溫高壓動態脫硫法產生的廢水、廢氣會帶來二次環境污染,而且存在安全隱患、間歇式生產現場無法清潔化生產,導致產品質量不穩定。再生膠脫硫工藝方面,把廢水、廢氣等污染源控制在源頭,已是行業共識。
“到2020年,中國汽車保有量將突破2億輛,屆時廢舊輪胎產生量增幅會保持在5%~8%,對廢舊輪胎的回收再利用成為環保大事?!敝袊鹉z工業協會廢橡膠綜合利用分會顧問曹慶鑫對《中國汽車報》記者表示,由于行業的特殊性,我國廢橡膠綜合利用首先是處理固體廢棄物、保護環境,其次是資源再生、循環利用。廢橡膠綜合利用必須遵循“無害化回收、環保型利用”的原則,回收不是目的,利用才是根本。
關于廢舊輪胎的回收再利用,曹慶鑫給出了五點政策建議。
一是建議進行區域化回收再利用。實現運輸上節能、環保,避免物流費用浪費,減少跨區域運輸途中產生污染,制定行業準入企業的區域化數量、處理量,減少惡性競爭。
二是制定合理的廢舊輪胎回收、利用稅收政策和使用橡膠再生資源優惠政策。我國尚未形成完善的廢舊輪胎回收再利用體系,收購環節沒有增值稅發票,銷售卻要開具增值稅發票,致使行業稅負過重,高達10%以上。特別是各地對稅收的管理也不盡相同,部分省市再生橡膠企業不開發票銷售,存在不合理、不平等的市場競爭,造成無序混亂的市場格局。建議在已出臺的各項管理辦法的基礎上,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廢橡膠綜合利用法規,當前亟需規范的包括建立有序回收體系、激勵機制、對利用企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、有效取締土法煉油、嚴格禁止進口國外廢舊輪胎等。
三是建議參照發達國家的做法,建立廢舊輪胎處理補償機制,對廢舊輪胎處理企業給予相應補貼。
四是制定處罰制度,對已獲得行業準入的企業,造成環境污染等不良后果者,根據其情節輕重,給予警告、公示、處罰、取消準入等,實行有效的管理。
五是鼓勵輪胎生產企業對產生的廢橡膠進行回收和利用;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跨區域兼并、合作或建立回收處理企業,實施企業多元化經營戰略。